1. 首页 > 茶百科

云南双江:古茶园生态系统的“大观园” 云南双江古茶谷茶厂

云南双江:古茶园生态系统的“大观园”

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傣族自治县位于澜沧江与小黑河交汇处。这里终年水源极其丰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适宜茶叶和森林。独特的生态系统孕育了双江勐库大叶茶优质普洱茶原料生产基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初秋时节,双江漫山遍野茶园遍布,树木郁郁葱葱。每一座茶园,都仿佛是一首风写下的绿色诗篇。古老的茶园和茶文化体系普洱茶文化大观,在县内形成了美丽的绿色生态经济带。当游客置身于绿树之中时,会感觉每一片绿色都是一张“生态试卷”,每一片古茶园都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颗明珠。

茶,跨越千年的智慧与信仰

几千年前,当生长在澜沧江中下游的野生古茶树被种茶的祖先发现并利用时,茶就成为人类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植物饮料之一,并在人类历史和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态系统,是云南古茶园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良好环境。也是农耕时代人们顺应自然的智慧结晶。

双江勐库大雪山有野生古茶树群12700亩。茶树已有一千多年树龄。是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密度最高的野生古茶树群。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2750米之间。绵延数米的原始森林普洱茶文化大观,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基因库。 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及茶文化体系”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是一张“生态试卷”。普洱茶赖以生存的“生态群落”,云南茶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少数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智慧,这就是普洱茶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在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双江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栽培古茶园。这些古老的茶园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自然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他们分布在全县各村,集中在勐库、勐勐、沙河、曼诺、大文、邦兵等地。六个领域。多年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也可以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美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

恢复古茶园绿色生态,恢复和谐共荣的生态系统

著名的古茶园就像“金矿”。双江立足古茶园生态环境,因地制宜保护古茶园,建设茶在林中、茶在林中的生态茶园。通过搬迁等多种方式,缓解古茶园的生态压力,减少污染,尽量减少居民生活对茶园的影响,给古茶树更多的休养空间。冰岛以大叶种蒙库茶闻名,是双江最早出现人工栽培茶树的地方之一。保护冰岛五寨沟古茶树已成为每个冰岛人心中长久而深厚的感情。尊重自然而不破坏生态环境,保留物种多样性,保护古茶树资源,促进古茶树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巩固和提高冰岛茶叶品质、造福子孙后代的普遍共识。农民。

科学保护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规范房屋和初级生产设施建设,避开古茶林核心区域,让房屋还茶,恢复生态和谐共生,让整个村庄和茶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双江从茶园生态修复入手,在古茶树保护范围内禁止野外用火,禁止非法砍伐树木、剥皮、毁林、采矿、取土、建房、修墓等。 、蜜蜂采伐和林木采伐。寄生或寄生生物、狩猎、采摘列入国家和省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在古茶树上雕刻、绘画、破坏古茶树保护标志和设施、种植对古茶树有影响的农作物和树木以及对古茶树使用化肥、农药等行为。积极引导当地茶农走绿色、有机路线,让古茶树的生命更长久,让每一片茶叶保持优良品质。恢复和谐的生态共生,才能让整个村庄和茶园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双江自治县古茶树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双江自治县古茶树保护管理实施细则》的实施,双江茶园占地32.15万亩,可采摘100年以上的古茶树3.69万亩。面积达到24.37万亩,有机茶园面积12.9万亩(其中获得有机认证6.92万亩,获得有机转化认证5.98万亩)。目前有市级古茶树资源保护区59个,面积8000亩,15309株冰岛古茶树已被列入“一树一码”政策保护。 2.89万亩市级古茶树资源保护区正在申报中。建成勐库大叶茶种质资源圃1个,建成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3787亩的“美丽茶园”1个,“一村一品”国家茶叶专业示范村1个,省级茶叶专业示范村3个。创建级示范村。 、市级示范村8个。

“茶香双江”聚焦绿色经济发展,推动茶文化与旅游融合

打造“绿色食品品牌”,推动乡村振兴。双江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振兴。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广大拥有茶叶资源的茶农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县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标国家“双碳”目标,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树立茶产业低碳标杆,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以及有机认证的茶园和绿茶园。食品认证茶园面积快速增长。

双江以建设“一县一业”茶产业重点县为契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勐库大茶”成功发布以“叶茶公共品牌标识”为契机,依托萌库库大叶茶地理标志农产品审批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将茶产业打造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富强县产业,有效地推动双江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县茶叶总产量2.1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8300元。建成“绿色食品品牌”产业基地29个,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95个。启动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申请绿色认证茶园面积27.31万亩。

茶与旅游融合,打造“勐库大叶茶”公共品牌,拓展生态旅游产业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双江充分发挥勐库大叶种茶种植优势,用好“茶+”文章,推动冰岛茶叶特色小镇、甸铺古镇、勐库荣氏庄园、冰岛国王庄园等特色庄园和小镇建设。在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的基础上,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形式,结合各地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拓展茶园功能,结合茶产旅结合,实现乡村、百姓、茶、文化、旅游“五位一体”有机结合,打造高知名度的经典茶旅游景区和线路,积极拓展茶叶销售渠道,带动乡村振兴。餐饮、住宿等行业,有效增加居民收入茶农。

大黄田来冷红旅游景区、工农布朗古茶文化园国家AAA级景区、荣康达国家AAAA级景区成功创建。双江列入省级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现场评估名单。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大户赛村、工农大寨分别入选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云峰村入选云南省著名旅游村,冰岛村、靖康村、曼儿村入选。入选临沧市乡村旅游品牌村。 2022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双江在昆明成功举办“茶香双江遇德国”等宣传推介活动,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共接待游客204.4万人次,同比增长72.7%;实现旅游总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2.3%。

云南网记者 李雨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