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茶百科

安吉白茶泡出来夹角多少度 安吉白茶一斤多少元

年底了,教你盖碗泡白茶的7点本事,过年回家给家里人露一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桌上,沏茶算是一门光阴。

妙手沏茶,举措利索,行云流水,稳中有序。

一气呵成之间,就能泡出一杯茶香盈盈的好茶。

但是,熟手沏茶时,容易露怯。

一拿起盖碗随手抖,沏茶举措磕磕绊绊。

分明是同款茶,泡出来的香气、味道就是没有他人泡的好喝,这太令人忧郁。

碰到这种情况,燃眉之急是换一个随手好用的盖碗。

笨重的盖碗,散热快,用起来不容易烫手。

合盖出汤,伸手握向碗沿,用三指握碗法的姿势能妥当倒出茶汤。

从器形上,能防烫手的盖碗,碗沿要宽,盖钮要高。

宽碗沿,能提供更多的抓握空间。

而盖钮是盖子向上突出的局部,形似纽扣,也相似清朝官员顶戴。

高盖钮,意味着食指摁在上方安稳合盖启齿,能阔别热气。

盖钮计划高一些,不管合盖出汤照旧揭盖闻香,都更便利好用。

年底到了,过年回家招待亲朋品茗,免不了要在茶桌上露一手。

为了泡出更香更好喝的茶汤,有不少沏茶要领值得再次温故知新。

《2》

一、慎用抓碗法。

盖碗沏茶,网上有如此的抓碗法教程。

利用办法是合盖倒出茶汤时,大拇指摁紧盖钮,其他手指则是紧贴在碗底。

出汤启齿朝向本人, 将盖碗侧翻过去,倒出茶汤。

这种抓碗法沏茶的举措,光是想想就让人感受烫!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碗身温度很高,不休往外散热。

此时如今,盖碗的碗底好比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贸然用抓碗法沏茶出汤,怎会不烫手?

稳妥起见,照旧用三指握碗法更合适群众。

伸开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握向碗沿。

有了碗沿的隔热,手指头才干制止被烫到。

而食指照旧按前文的提示,放在盖钮上方。

使用三角形能构成安定性的原理,沏茶时期才干牢牢拿稳盖碗。

《3》

二、茶具公道摆位。

沏茶之前,茶桌上要尽力避开干扰项。

如果桌面紊乱无序,沏茶举措一定要遭到影响。

好比,碰倒花瓶、找不到所需器具、正准备分茶时又有杂物挡在眼前……

很多新茶友刚开头沏茶时,不知茶具该摆在哪才切合。

公正杯和盖碗这对亲密伙伴,一前一后,相隔甚远。

注水之后,正准备合盖出汤,才熟悉到公正杯还在远远的另一边。

只好先放下盖碗,腾脱手,将公正杯略微移近,接着才干持续倒出茶汤。

但如此一来,快速沏茶出汤的良机,不免会被延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泡好茶,事先将茶具摆放到位,半点不容马虎。

干沏茶台上,摆一块小茶盘。

公正杯、盖碗一左一右摆放,将公正杯放在盖碗的左上方,能避免注水时烧水壶的底部碰到公正杯。

细节之处,到处是履历之谈。

《4》

三、准备一个克秤。

很多人想不明白,沏茶就沏茶,干嘛还要用秤?

用来称茶呀!

真正的好茶,价格向来不便利宜。

买茶时,大多按克、按两动手。

对待如此的好茶,沏茶时假如任意放,随手抓一把就放进盖碗内,不免太糜费。

最好的办法是买一把风雅的克秤,放在茶桌上备用。

平日不管煮茶、沏茶,都能用得着。

盖碗泡白茶,茶水比例约为1:22。

110毫升的标准容量盖碗,仅需干茶5克。

称重后才投茶,用量精准,更能泡出浓淡相宜的好味道!

《5》

四、环壁注水。

网上见过不少高冲注水的沏茶教程,高处往下注入,注水地点安定。

但如此一来,缺陷很分明,仅有一侧干茶会被打湿。

而大局部干茶,仍旧处于干枯形态。

往盖碗内注满水后,没有取得热水浸润的干茶因本身分量轻,会浮起在汤面。

这些上浮的干茶,并没有到场茶味浸出。

泡出来的茶汤味道不完备,味道偏淡,不如环壁注水快速注水来得妥当。

准确了解环壁注水,万万别想成是沿着碗壁向下倒水。

实践上是在干茶上方,打圈注水。

注水打圈时,圈圈由大到小,确保雨露均沾。

及时浸湿干茶,才干确保完备味道!

《6》

五、注水别太满。

盖碗注水时,别凌驾最高水位线。

往下注水时期,尽力别凌驾碗沿。

要不然,合上盖后,就会显现连续而来的一系列贫苦。

注水太满,沸水溢出,连碗沿都被热量触及,变得特别烫手。

这时,哪怕用三指握碗法,也没办法妥当拿起碗。

除非能忍着烫,及时撇去多余汤水,才干让茶汤顺遂倒出。

固然,注水太满,并非功德。

但另一方面, 注水量太少,也不稳妥。

以前有茶友扣问,他用盖碗泡白茶时,恐惧烫手,能不克不及只倒一半水。

实际上固然可行,但如此容易将茶味泡浓,除非连投茶量也一并变小。

不然会形成茶水比例失衡,分分钟将茶汤味道泡浓变苦!

盖碗沏茶时,注水线的抱负标准是接近碗沿后,及时罢手。

合盖后,不至于汤水溢出。

不多不少,后果才是最好。

《7》

六、启齿宽窄适中。

盖碗本身有盖也有碗,属于组合式茶具。

合盖启齿角度,可以随心调治,便利洗濯。

但在沏茶时为了顺遂倾倒茶汤,合盖不克不及太大。

要不然,倒出一冲茶,一并连盖碗内的大大多茶叶也一块儿倒出。

再次续水冲泡,盖碗内里茶叶余量所剩无几,还怎样沏茶?

别的,合盖太窄也不妥。

启齿太窄,茶水流出速率慢。

将出汤口对准公正杯,倒出茶汤时,滚烫热茶还会由于启齿太窄难以顺遂经过,另寻他处。

稍不把稳,就顺着两侧缺口,徐徐流下。

这下就糟糕了,拿着盖碗的手,无可制止会被烫红!

为了确保顺遂倒出茶汤,合盖时,盖与碗呈45度夹角更好。

不宽不窄,更能妥当出汤。

《8》

七、出汤速率要纪律。

盖碗沏茶,不管是什么茶,倒出茶汤的速率一概是“先快后慢”。

前5冲,茶叶内在茶味积累尚且丰厚。

快速出汤,也能泡出醇厚丰满茶味。

随着轮替快出水沏茶,茶味被不休斲丧后,茶味剩余量仅限。

到了5种之后,发起依据茶味具体体现情况,得当加时。

延缓几秒、十几秒、半分钟等。

依次往下徐徐延伸时间,直到闷了一两分钟后,尾水仍旧泡不出味道,再去换茶也不迟。

先快后慢,比一开头就闷着喝要好。

要是一开头就闷泡,将茶味过多斲丧糜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此不仅会将茶味闷浓泡苦,还会影响耐泡次数,何苦来哉?

《9》

千年之前的王献之曾在《节过帖》里,写下新年感受。

“节过岁终,众感缠心。”

这句话哪怕隔了这么多年,放到如今仍旧应景。

2022年末于要已往了,又到了跨年的时候,感受良多。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提及。

只愿辞旧迎新,新年新景象。

泡一杯好茶,迎新年。

往前跨过新一年后,一年更比一年好!

更多关于沏茶的知识

大壶沏茶、大杯沏茶、盖碗沏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办法?

天热了,“冷沏茶”和“沸水沏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办法?

从沏茶东西,到冲泡用水,再到煮茶办法,分享宅家品茗沏茶的本事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沏茶水、沏茶办法,一次性说清晰

沏茶用水怎样选?

原创不易,假如您以为这篇文章对您有协助,请帮助点个赞。

眷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撰写,已出书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以前累计撰写凌驾4000多篇原创文章。